
12月21日,以“让艺术表现美,让设计融合产业,让中国美学回归中国首饰”为主题的”上海国际首饰腕表设计时尚周”设计论坛在上海外滩2号会议厅举行。
本届论坛需要解决上海首饰设计师的定位与发展问题;中国首饰的中国设计美学问题;通过探索首饰在影视戏剧中植入问题,解决设计与产业融合问题。

上海市首饰设计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工委员会的张锦彩在主持论坛中认为,作为本届论坛当日与会的高校专家学者、独立设计品牌创始人、品牌珠宝企业设计团队代表、轻奢珠宝品牌创始团队、高级定制商业代表、民族工艺和传统服饰文化研究学者们共同探讨中国原创首饰设计发展方向和定位;对于设计的意义和价值转化形式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对于民族文化和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进行了讨论。
张锦彩认为,本届论坛对设计行业越来越多元发展的转型之路,给予了珠宝行业在信息化时代转型发展的力量,相信中国珠宝原创设计品牌发展之路越走越好。

来自北京的中国知名高级珠宝设计师朱丹燚认为人们对设计的审美和时尚的是多元的,独立设计师也并不需要去迎合某种观点,重要的是设计出有自己特色的东西,形成自己的风格。

中国高级珠宝设计师、知名钻石首饰品牌商钻石小鸟首席设计师施堃认为,以上海为例,现在的商业首饰市场,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粗浅的原料堆砌所能满足的了。消费个性化、差异化越发明显。需要首饰设计师更多地从人文的角度、两性的角度和社会的角度去探索设计更本质的内核。站在更年轻化的立场去考量设计的主体以及市场的诉求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GlA美国宝石研究院设计课程学习的珠宝鉴定师邹吟认为,上海很多高级定制设计服务是从事学习宝石材料起步的。在宝石的定制设计当中,宝石的价值始终是重要的因素。以翡翠为例,上海翡翠市场十年的时间长了100倍的价格,一直到现在,翡翠市场的有价无市。二十几年的时间也包括整个彩色宝石市场的兴起,从客户不认知彩宝,到各类彩宝的兴起,碧玺坦桑石单价的冲高,然后又到现在这个行情的回落。无论宝石的价值如何变化,宝石的本身价值在高级设计定制中所占据的价值和考虑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上海的一些高级设计定制珠宝商早期在泰国做宝石的切磨、批发和彩色宝石的高端定制服务,不光在上海的市场,而且还接触一些高端的二、三线城市的顾客,顾客的年龄层大概35岁以上。这一部分人,其实相对来说是比较有经济实力的,在做定制的过程当中,很少有顾客其实愿意单独的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埋单。从早期这部分客人到现在的客户,他们相对更实际更理性,他们更看重的是宝石本身的价值,以及这么多钱是否能够真正的保值, 以至于考虑在货币的通货膨胀当中,是否能抵御资产的缩水,能够起到合理配置资财的一个作用。并且希望相应的有一定的资产增值。其实个人觉得设计师除了在表达自我的一些设计理念的同时,应该更好地了解宝石的一些特性,包括宝石本身的性质以及一些价值属性,比如哪些品种的矿产储量稀少,稀有性决定价值。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客户选择使用的宝石品种。更多的了解一些宝石的特有属性也可以更好的表达设计师的一些独特的设计理念。比如亚历山大变石在不同的光源下会有变色的效果,如果想表达“变化”这种主题就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品种。只有更了解宝石本身才能更好的表达设计理念完成设计作品。才能更好的去迎合市场配合客户的需求,才能设计出高端定制里的高质量作品,给高定客户更好的消费体验。

上海知名高级珠宝设计工作室首席设计师庄琦涵认为,从2018年上海国际首饰腕表设计展的展品透露的信息角度分析,从格局到作品都展现了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城市风貌。值得一看,能找到市场的脉搏和发展方向。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焕鸾珠宝王圣林的点翠作品,以孔雀羽、染色鹅毛、蓝色缎带、蓝色颜料等更多的翠羽替代品,仿制出同样能展现出点翠首饰的色泽与光鲜的点翠饰品,对已作为珍稀动物的翠鸟和这个已经传承了2000年的工艺都是一种保护。这既是创新又是传承。而且这次焕鸾珠宝带来上海展的首饰应该也是经过挑选的,作品的色彩非常高雅,没有出现大红大紫的传统色彩概念,工艺制作也特别的精致,整体表现出一种深远的优雅,这符合上海首饰的特点。也是给上海珠宝设计发展一个启迪。这次上海展出现的面对稀缺原材料创新设计的一大突破,值得设计师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和学习。
美是设计的源动力,在目前市场疲软,设计师的作用是应该抓住市场脉搏,除了创新,还需要扩展和各相关领域的跨界合作,让艺术生活化,艺术社会化,循序渐净地发展。
庄琦涵还认为,上海设计师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设计师首先要在大浪淘沙中积累资源立稳脚跟才有能力去创作和发展。 我们设计师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不断学习,不断去提高、去进步,去引领时尚;也要放下“架子”适当接受并挖掘市场的真正需求,让更多的人热爱珠宝;当然,设计师也要注重首饰加工工艺的学习,把内功修好,就不怕大浪淘沙。

留学意大利归来的首饰设计师李登登认为,上海是工业技术发达的城市,数字化技术应该成为上海首饰设计加工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特别是关于传统手工艺与当代3D打印技术的结合研究。他认为,科技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不断涌现。珠宝3D打印技术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将不断影响着整个珠宝行业,促进珠宝设计加工智能化改造,与传统的手工艺结合,比如:珐琅工艺、花丝工艺。会对这些传统手工艺起到促进作用,这类研究方向会对珠宝首饰行业的设计以及生产方式的产生根本性的变革,上海应该抓紧准备。

留法归来的 ZEFIRINO STAR JEWELRY 珠宝设计师孔德智认为,随着年轻消费群体购买力的增强,我们可以发现国外现在很多奢侈品品牌都推出了亲民的轻奢产品线。轻奢珠宝在价格和设计上不同于高级珠宝,设计小巧精致,材质上又不同于时尚珠宝,有保值的意义。我在巴黎留学的时候曾经研究过巴黎的珠宝品牌,他们的设计师品牌和轻奢品牌相比于国内是发展的相对的成熟的,街道上经常可以见到设计师的品牌小店,这种轻奢品牌在美国和日本也有很多,而在国内目前来说只有一小部分。作为中国时尚城市的引领,上海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这种符合当下年轻人消费喜好与趋势的轻奢珠宝我认为是中国目前设计师品牌应当转型的方向,经过市场调查和定位分析。
孔德智还认为,轻奢品牌因为一般来说历史相比于大牌高级珠宝较短,因此强调品牌DNA元素与设计亮点吸引年轻消费者变得尤为重要。一个品牌的DNA元素就是最有代表性的logo,设计师品牌应该学会把品牌DNA元素转变成产品烙印,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比如老花图案对于LV,粉红猫对于Gemmyo,蛇对于宝格丽,猎豹对于卡地亚。这些都属于一个品牌独有的印记,于是我们结合西方和东方的星月元素与理念,创建了现在这个品牌,品牌logo由月亮和四角星组成,寓意美满和祝福。这个logo所用的元素也是贯穿于我们所有产品之中,每件产品都有代表图形的影子。
当下快手直播、抖音、小红书等很火爆的app都说明,现在已经进入了内容营销和视觉营销时代,现在我们的同龄年轻人不仅仅注重的是产品外观设计及工艺材料品质本身,还在乎产品背后的设计理念,产品的包装,以及品牌给予他们的直观感觉。就连巴黎方登广场的百年奢侈品品牌门店也正在进行转型。因此品牌需要十分注重客户体验。用户体验的关键词就是‘制造惊喜’。需要多去调查和联想怎么能给客户制造惊喜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一下子就记住这个品牌。比如我们的团队从五感来入手分析设计,给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包括售前的陈列视觉营销设计,包装的设计,赠品相关连带率分析,售后体验服务,客户维系方案都要经过精心的思考,各种细节决定了品牌能否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活下去。
上海作为一个充满了活力和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对新兴事物有着极大的敏感性和接受度,给予轻奢珠宝丰厚的市场空间,也是中国轻奢珠宝的导向性城市。

在中国美学在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问题上,来自云南艺术学院的旅法青年艺术家、教师范佳认为,时代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互联网造就了世界的大同和多元化认识度,艺术设计的脚步不可能停留或缓缓而行,要跟上世界的审美变化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速度。每一个民族都需要将自己的传统进行更新和适应现代化的表达方式。无论是设计还是非遗的技艺都需要根据人性的基本特征去寻找受众的基本需求和热点,做到真正的技艺和设计源于生活、源于社会而服务社会、服务生活。
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民族艺术本身就是巨大的设计瑰宝。一个民族忘记自己的东西就是意味着背叛自己的生存条件,没有了基石谈不上发展。因此所有的中国设计师和艺术家都应该注重中国美学所表达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这样才能有生命力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健康发展。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云南的民族服饰基本上能够代表中国服饰的历史和文化。云南又是中国翡翠的重要进口口岸,也是中国翡翠玉石雕刻的重要地区,当代中国玉首饰的设计设计文化在云南都能够找到典型的风格。近年来,云南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在探索中国设计、中国美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在现代服装服饰首饰的设计中运用民族服饰元素是中国美学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需要采用现代科技对民族服饰的工艺制造技术进行传承和改良,需要适应现代审美观念和美学思想对民族服饰表现出来的设计造型和传统图案元素的现代化、时尚化融合,善于做“减法”,特别是在色彩的运用上需要更为符合时代的识别度,一些传统的图样可以简约地发挥。但是,对民族元素既不能够盲目地“模仿”,也不能够完全“西化 ”,需要从思维的角度附有哲学的思考才能完美地传承和创新。本届上海首饰腕表周“海上云顶”的民族戏曲服饰展演是一个起步,我们需要聚集更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做进一步的探索,争取把中国民族戏剧服饰文化中的优秀元素融入品牌的设计之中,更好地传播中国设计、中国文化、中国美学。

上海珠宝业界资深专业人士范勤奋认为,中国的珠宝设计师首先要懂点珠宝专业知识,熟悉珠宝及镶嵌工艺技术;作为设计师要动手做一做,只有感觉到做珠宝首饰的过程,才是进入设计师的角色;一个优秀的珠宝设计师要静下心来创作属于自己的东西,忙碌于为卖货而设计定制的设计师很难保持独立性,也只是”设计工匠”而己。上海的设计师要解决好独立创作与生活工作之间的关系。

上海市首饰设计协会秘书长储卫民作了主旨发言。他的发言中针对上海设计师的定位和发展提出了个人观点。
他认为,上海的设计师主要由品牌商珠宝首饰设计师、高级珠宝首饰独立设计师、时尚饰品首饰设计师和高级工坊工匠技师组成,也包括一些主要以概念首饰艺术设计为主的青年教师。占有50%左右的是高级工坊的工匠技师,以从事裸石镶嵌工艺设计和维修改款服务。这也是近二十年来,上海首饰定制或设计服务重新起步的特点。
近十年开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自信而形成的定制设计服务市场的形成,使得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外留学归来的设计师创立个人工作室和高校珠宝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创立设计师个人工作室有了发展空间,带动了设计师的原创设计,这一比例约占30%左右。另一部分是10%左右的品牌设计师和10%左右的设计师买手店。
上海的市场氛围是国际化、时尚化、品牌化和精细化。上海市场追求品牌,就是强调高品质和文化属性,这一点在中国很有独特性。而精细化就是表示上海市场是国内外品牌聚集和路演中心,对产品追求极致的物有超值是上海市场的又一独特性。因此,上海的设计师定位要求很高。上海设计师的定位就是在设计风格上既要有大品牌设计品质风格,也要赋予个人原创设计的个性,大气、优雅、华贵、精致成为设计师的设计定位要求。
针对未来发展而言,他认为”中西结合、洋为中用、工艺精湛”是上海设计发展的总趋势。为此,一方面,上海设计师要研究好中国文化,注重并擅于应用中国元素;学习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学会用国际语言(工艺)表达中国设计。另一方面,中国设计要走出国门宣扬,让国际推广渠道出现中国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更要注重设计版权和工艺技术专利的保护,设计行业要自律形成严谨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避免将知识产权服务成为“ 商业炒作的由头 ”,使知识产权的维护保持应有的法律性和严谨性,真正为原创设计和设计首发提供有利的保障。
作为中国高端定制市场的先锋城市,上海还是首先需要培育高端首饰中国高端消费群体,引导中国人消费中国设计师作品。进而让中国设计原创作品进入国际市场。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但是必须走过这一过程。
上海的设计师要居安思危,各设计师平台要以开放的姿态服务好设计师,各个高等院校要发挥科研优势更好地融合艺术与设计的结合,避免“圈子文化”,发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向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师交流学习,形成自我的风格才能取得良好的发展空间。

在影视方面,与会者认为,经过前一阶段的发展,单纯商业广告硬植入形式己经过渡到影视制片商植入形式,软着陆成为主流,当珠宝成为影视角色之一,设计成为高难度的要求,除了要考虑剧情角色和创意设计之外,还要考虑影视剧情和演艺人员本身珠宝品牌定位和市场影响。对涉及影视产业的珠宝设计师而言,文化历史和人文修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当然,珠宝和腕表通过影视明伶的传递是非常有效的渠道。在影视植入方面通灵珠宝、恒信钻石lD0和钻石小鸟都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

来自品牌厂商设计师、高等院校设计专业师生和传媒记者近六十人参加了论坛交流活动。

会议开始前,上海市首饰设计协会会长吴荷生、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服装化妆委员会副主任赵纯福亲切会见了来自云南、北京等地的青年设计师和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