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当代金属艺术设计创新高级研修班二期迎来了第二天的课程。
上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周尚仪教授讲授多元并存、与时俱进的世界金属艺术。
金属艺术历时久远,覆盖面广泛,追溯金属艺术的发展历史,世界各大洲和众多国家均有金属艺术并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周尚仪教授从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对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世界金属艺术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影响下的金属艺术风貌。
随着世界历史进入18世纪。机械化大生产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变化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变革,使人类历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金属与人的联系更加紧密,人们对金属的认识不仅仅是昂贵的固有价值,更多的是从文化内涵和现代审美来评判它。在这一时期,艺术家或设计师凭借发达的科学技术,创作出风格各异的诸多新的作品。
而在当代的金属艺术中,周尚仪教授通过对东西方金属艺术特征进行归纳和对比,总结出当代金属艺术正处在一个求新、求变、求发展的历史时期,艺术需要创新,同时艺术更需要特色。各种文化思潮、艺术观念、艺术实验和丰硕的成果,激发、影响、推动着世界各国金属艺术不断形成蓬勃发展的创作群体。金属艺术的发展空间引人无限遐想。当代金属艺术在传统、民族、现代、实验、艺术、商业的多元并存的道路上,正放射出五彩斑斓的金属之光。
下午的课程由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郑静教授为大家讲授了中国传统首饰发展特征。
我国作为“衣冠大国”有着悠久的服饰文化。而首饰则是伴随着服饰装饰等多方面需要应运而生,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风貌。纵观中国传统首饰的发展历史,新石器时代、南北朝、宋元时期、明代等时期的首饰或从造型形式、或从材料工艺、或从文化内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本质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收拾的发展。
郑静教授对各个时期的首饰从以上角度展开详细解读,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化,首饰的材料工艺题材等特征也不断发展。而从整体来说,材料逐渐丰富、工艺不断提高、题材从上层社会逐渐变得平民化。通过对以上内容的阐述,郑静教授为学院完整的展示了中国传统首饰的完整脉络。
课堂剪影
课后随想
今天是金属高研班上课的第二天,由清华大学周尚仪教授主讲的世界金属艺术概论深入阐述了世界金属的发展脉络及当代金属艺术的发展现状对于我个人来说拓展了很多思路,其中对于周老师提及的埃及金属装饰艺术可以有更深入的研究,对古希腊的美学也有一定的认识,日本手工艺的发展及当代金属艺术所提倡的包容性、传承性有了更多的了解,下午由南京艺术学院郑静教授开讲的中国传统首饰发展特征结合上午周老师讲述的世界金属艺术发展更明确清晰阐述中国本土传统首饰的发展历程同时也给我我们更多的启示,如何继承与发展!再次感谢两位老师精彩的讲课!
周尚仪老师主讲金属工艺美术流程,非常详细细致到位。郑静老师从旧石器工艺美术到民国首饰历程,作出详细介绍,逐一解说。
周尚仪老师讲的金属材料从铸造.锻打到线条美感给合能让我们学以致用。郑静老师讲传统与当代相互融合发展与创新。
周老师平易近人,内容均是东西方文化结合着讲析,有图片对比更明了工艺技术的异同之处。深入浅出,受益良多。郑老师所讲述的主题是中国首饰的历史演变进程,实物图片很丰富,看得人两眼放光,郑老师对各类精美首饰的制作工艺解读更是让人感慨金工之美!
周尚仪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古代金属艺术讲得特别精彩。从纯金工艺到青铜工艺到银器,还有镶嵌工艺、錾金工艺、铸珠工艺等。并和现代工艺做了对比,通过对古代工艺的了解,也有所启发,为我们新创作带来更多的灵感。希望能跟老师有更多的交流。
工艺美术创作 不要一味的追求传统或一味模仿国外,融合传统 、 现代、 他人的优点 ,工艺技术革新, 所创作出的作品就是自己的风格。
金属工艺的世界史课程给我的金属视野打开一扇窗!
——清华美院“金工黄埔2期”部分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