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4日,由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上海市首饰设计协会维权援助工作站承办的“2025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援助进社区、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在静安区F659大厦会议厅成功举行。本次讲座聚焦商标、专利及海外纠纷等热点议题,通过专家分享为企业提供实操指导,吸引了众多园区企业代表参与,现场互动热烈。
吴惠国:商标行政保护政策深度解读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干部吴惠国作为首位演讲嘉宾,系统阐述了商标行政保护的核心要点。他从商标定义入手,指出商标是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关键标志,要素涵盖文字、图形、声音等多元形式。吴惠国强调,注册商标需具备显著性和合法性,避免使用禁用标志如国家名称或有害道德风尚的内容。他详细介绍了申请渠道,包括直接提交、网上申请或委托代理,并提醒企业关注审查周期(通常4-5个月)和有效期管理。在维权方面,吴惠国分析了行政打假、电商平台投诉及海关保护等多路径策略,并以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为例,展示政府强化保护的举措。
刘雨:专利快速预审政策加速创新转化

中级知识产权师刘雨接着登台,聚焦“专利快速预审政策解读”。她指出,该政策是上海市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工具,能大幅缩短专利审查时间,提升技术市场化效率。刘雨从申请条件、流程优势入手,解释快速预审适用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帮助企业优先审查,平均节省数月周期。她建议企业提前规划专利组合,结合研发阶段提交预审请求,并加强内部管理以符合要求。演讲中,刘雨通过案例对比,说明预审机制如何降低创新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呼吁中小型企业积极利用这一政策红利,为出海布局奠定基础。
陈雯佳:海外商标纠纷应对策略与布局智慧

上海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代理部部长陈雯佳压轴出场,以“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策略”为主题,分享实战经验。她引用数据指出,近10年中国企业海外商标申请量激增超6.5倍,但纠纷案件增速更快,凸显布局紧迫性。陈雯佳剖析了海外风险三大维度:法律差异(如美国使用在先原则)、抢注常见情形(如经销商或职业抢注人),以及管理漏洞(如使用证据保存)。她提出“WHEN-WHERE-WHAT-HOW”策略框架,建议企业基于业务规划前瞻注册,结合马德里体系与单一国家申请平衡成本。
案例部分,她以瑞幸咖啡海外布局为例,展示如何通过主体框架优化规避风险,并强调专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讲座在互动环节中落幕,与会者表示三位专家的内容互补性强,从本土商标到国际专利覆盖全面。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上海市首饰设计协会维权援助工作站表示,此类活动将持续推广,助力上海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本次讲座不仅提升了企业维权意识,也为创意产业园区注入新动力,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表示预计2025年将惠及更多社区与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