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下旬,上海市首饰设计协会一行在广 州考察了“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就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方向、学科特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诸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和学习。
长期以来,如何解决艺术与设计的专业学科融合?如何让艺术设计专业适应产业发展?如何激活教学科研办学机制提升教与学的积极性?………。这些问题一直是艺术类、设计类、手工艺类各类院校人才培养的探索要点。
在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我们看到了许多成功的亮点,值得全行业重视与学习。
与以往的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有所不同,不仅仅限于教学与实训和就业。”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在引进适合专业学科业务方向的优秀企业设立驻校工作室基础上,要求教师直接进入合作研发设计业务,直接承担企业业务设计工作,同时要求学生作为设计助理直接参加相关设计或制作工作。并根此可能与需要开发学校自主品牌”幸幅”也直接产品投入市场。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设计与工艺美术学院”张丹丹院长表示,只有直接植入企业订单的设计工作才能真正进入产业,才能了解市场需求,才能熟悉技术技能,才能跟上行业发展,才能走在产业的前端,发挥学校研发优势,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起到引领行业设计的作用。
张院长还表示,学校与企业合作,不追求经济利益,考虑的重点是人才培养的教学成果。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也不放弃专业学术研究,重视将”工作室”的经验推广到教学内容中,对遇到的技术问题组织力量研发攻关再转化成教学理论中去,努力做到“产学研一体化 ” 发展。
张院长介绍,近年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教师、学生和优秀企业合作的措施,在教学实践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效。 在学校的支持和领导下, 与全国多个优秀品牌开展专业”工作室”合作开发产品,获得设计或技术专利,2018年”学院设计与工艺美术学院”的”幸幅”品牌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了发布会,赢得了国际盛誉。

上海市首饰设计协会秘书长储卫民认为,企业己意识到与院校赞助性合作的效应贫乏。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终端使用者更关注的是实际效果,企业介入的目的在于优先发现资源和试验性业务合作,并无其他诉求。除非公益性支持以外。”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的经验在于学校己经将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做深做广,走出了简单的就业实习与技师名师讲座上课模式。在直接介入产业设计业务中深入了解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同时结合问题研发课程和运作自主品牌,解决了教学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的及时更新和前瞻性,激发了学校资源和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这是职业院校和应用型大学值得借鉴的办学模式。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郭丹、广东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窦艳参加了交流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