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上海展,扩大了GAC独立设计师联展、新增了网络直播展区,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关注。通过观展者对珠宝原创设计与新销售渠道所表现出的兴趣,折射出未来珠宝行业发展可能的新趋势。接下来结合这两大新趋势,与读者一起探讨,看看能够带来怎样的启示。
从保值佩戴向设计审美升级
GAC独立设计师联展位于1号馆,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8位原创珠宝设计师,规模相比去年有所扩大。走览整个设计师联展便会发现,所有展位的外观经过了精心设计,统一且具有设计感。展品展示和橱窗布置也是各具特色、别出心裁,吸引了许多观展者。
在设计师联展中所呈现的珠宝设计有别于传统珠宝。传统珠宝多以宝石炫耀式的佩戴以及保值性的购买为主,而设计师联展中的珠宝开始向现代概念的设计风转变,观展者对于这类新设计的原创珠宝表示很感兴趣。对于观展者的关注的方向,呈现出了三个特点,在此各位读者一起分享。
1.传统材料,现代设计。
一直以来,翡翠玉石都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文化的宝石,常见以平安扣、雕刻件为主石进行佩戴。设计师王旭先生提到,伴随着新一代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带有设计感且造价不高的小石轻奢珠宝逐渐成为主流。在设计师联展中,翡翠玉石也开始以点缀的角色出现,也有以简洁几何的造型搭配着轻金。消费者对于K金含金量的认知正在逐渐扩大,开始接受9K、14K等K金。
2.新型材质结合新科技。
新型材质已打破消费者独爱的黄金、铂金、白银等。此次展会有多家来自台湾和广东的钛金属设计师参展。钛金属色彩绚丽,材质轻盈且坚韧,适用于大件复杂的珠宝,观展者对于这一新型材质很感兴趣。展会中还出现了钛金属与科技相结合的可穿戴智能珠宝。设计师蔡安和先生向观展者展示了这一系列智能珠宝,通过蓝牙与智能设备建立连接,便会具有拍照、闪光及来电提醒等功能,闪光的颜色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设置。
3. 设计风格趋向多元化。
以往的珠宝设计常见以贵宝石、贵金属为主,多为奢华庄重之风。而在设计师联展中出现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有开合机关、趣味萌动、黑暗个性、灵动等,让人觉得更加贴近生活,减少了服装搭配的局限。其中,设计师代波军先生提到,观赏性极强的趣味珠宝在香港珠宝展及上海珠宝展颇受消费者的喜爱。比较直观的是,以萌宠、黑暗个性为主题的创意珠宝在本次展会上的销量较好。此次展会中仍然还有不少消费者对于以贵宝石、贵金属为主的传统模珠宝保持热爱,但也已经开始有部分消费者逐渐在保值佩戴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为赏玩珠宝。在珠宝从业者开始寻求新的产品定位的同时,消费者对与传统珠宝的设计审美和认知层次也在逐渐升级,或许这正是由以往的粗放模式向更为精细的模式转变的趋势。
从传统销售渠道向新渠道探索
长期以来,通过门店、展会等面对面销售是珠宝行业的主要销售渠道。随着近十年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珠宝行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渠道,随之出现了网店、微商等新模式。并且这种探索仍在继续,如今又有一种新的销售渠道兴起,那就是时下非常受年轻人喜欢的网络直播形式。
本次展会在一号馆设有“珠宝网络直播展区”。同时主办方还邀请了12位人气网红主播,每位网红直播的点击量都破十万甚至上百万。通过网络直播可以让不能前来现场的业内外人士也能实时参与上海珠宝展。珠宝与直播相结合,最初大量被用在行业中的翡翠和珍珠,凭借网络传播的优势,以及国内数量庞大的网购群体,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以浙江诸暨为例,直播开蚌取珍珠的形式吸引了不少观众,短短2年时间从最初10多家做直播,迅速发展到最多到3000多家。
直播模式拓展了珠宝消费者。通过网络直播这种受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培养了更多以80、90后为代表新的珠宝消费群体。以翡翠为例,2013年翡翠行业整体遇冷,之后通过网店、微商、直播相结合的模式,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尤其是直播的新模式脱颖而出,培养出一批稳定的观众、粉丝群体。
珠宝直播模式的兴起在许多业内人看来有利但也有弊。首先,直播销售模式以线上为主,整个直播展团与展会的粘性不大。其次,也有商家指出目前直播模式门坎较低,易复制,容易导致“野蛮生长”,同时主播们的专业度参差不齐也会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在这次上海展期间有多位从事珠宝直播的主播前来IGI的展位咨询课程,希望通过系统学习能让自己的直播内容更加专业、与众不同。
从网店到微商再到现在的直播销售形式,不难发现珠宝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仍在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渠道。这积极的尝试定会带来更多的珠宝爱好者。
珠宝行业正处在一个不断求新求变的阶段,单一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勇于尝试才能应对市场的变化。大家对本届上海珠宝展新事物的关注度,展现了未来珠宝行业发展可能的新趋势。在珠宝产业面临升级的大背景,传统模式更需要适应新的发展,希望可以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