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9日 是中国文化遗产日
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口号是“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
我们来看看上海有哪些非遗展馆
上海笔墨博物馆
上海笔墨博物馆与上海书城只隔着一条马路,博物馆并不起眼,在热闹的福州路上走很容易错过,但进去后会发觉里面别有洞天。在弥漫着笔墨香的博物馆中,除了可以看到各种精美的毛笔和墨,还可以了解到它们的选材与制作、以及与笔墨有关的名人轶事,充分感受到笔墨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海嘉定竹刻博物馆
嘉定竹刻博物馆坐落于上海市嘉定区州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嘉定别墅内,展出馆藏及现代嘉定竹刻精品,并不定期展出各类收藏机构及藏家所藏的竹刻艺术品。
明代中后期,朱鹤祖孙三代开创了以深浮雕和透雕为主要形式的嘉定派竹刻艺术,也是嘉定地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地域特性的艺术佳品之一。2006年,嘉定竹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七宝皮影艺术馆
七宝皮影是上海近代皮影的发源地,有百余年历史。至今有七代传人,系江南皮影的一大流派。集当地民间戏剧、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音乐和地方方言为一体的七宝皮影,具有鲜明的传统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皮影戏演出分前场(主要演员)两人,中场笛子、二胡演奏员,后场琵琶及打击乐器演员三至四人。演唱曲调以皮影调与江南丝竹为主,兼有昆曲和道教音乐。文唱悦耳动听,武打扣人心弦。七宝皮影以彩绘为主,故显得清秀亮丽,造型夸张生动,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皮影道具背景丰富,且有浓烈的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皮影戏剧目以历史传统题材为主,有《封神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岳传》、《杨家将》等,也可以演出童话、寓言等故事。在皮影戏演出的同时,还可以展示珍贵的皮影历史资料和皮影实物,并可出售各类精美的皮影。
崇明灶文化博物馆
崇明县灶文化博物馆位于向化镇向中路,由向化镇人民政府投资兴建,占地面积2000m2、展馆面积1000 m2,旨在进一步传承和保护灶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灶文化博物馆由灶神传说、灶具荟萃、灶花集锦、灶台美食四大版块组成,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向大家展示行将消失的各种与灶头、餐饮有关的文字、实物资料,以勾起大家对渐行渐远岁月的记忆。
上海纺织博物馆
上海纺织博物馆位于拥有130年历史的申新纺织九厂原址,有三层展厅,展示了上海地区纺织业的历史变迁。展馆设序厅、历程馆、撷英馆、科普馆、专题馆等一厅四馆。
博物馆还展示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的骨针,反映6000年前上海古人生活状态的马家浜文化水井,以及西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汉服和胡服等。馆内最昂贵的展品,是一套包括一条长桌和12张方椅的进口柚木家具,它是1878年李鸿章等人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时的用品。西式桌椅的摆放方式再加上桌腿凳脚上封神榜、牡丹亭等图样的徽派满雕,正是当年欧风东渐时的产物。
金山农民画院
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院,座落在上海市西南,风景秀丽的江南古镇,金山朱泾城内。她是从事民间艺术创作,辅导、展览、销售的窗口,同时也是农民画家切磋技艺,互相交流的场所。上海市郊的水乡、古镇、集市、人物及其生活,皆是金山农民画的绝好题材。农民画家们质朴的构思、明快的色彩、变形的画面,拙中见巧,这种真实记录着中国江南风土人情的民间艺术。金山农民画的创作,是当地农民的一种业余文化活动,其作者大都是一些能绣善织的妇女,她们把剪纸、刺绣、灶壁画等古老艺术特色巧妙地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又把自己熟悉的生活片断和丰富想象力化作一幅幅美的构成。在那些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中,处处饱含着水乡清新而芬芳的泥土风韵,倾注着画家对生活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