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邱启敬爱笑,笑起来天真的像个孩子,他却说自己是在“勉强的活着”。
四年中妻子父亲相继去世,自己也查出甲状腺癌,他认为每个人都在凭借个体的脆弱在工作,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强大。
他有些作品很大,从《大迁徙》到《山海经》,浩浩荡荡贯穿古今,创作过程就像是憋着一口气,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完全表达出来才尽兴。
他始终相信父亲小时候说的那句话:做出来给别人看,而不是说给别人听。
在福建寿山,他在一年里雕刻了50吨石头,父亲只是好奇,问邱启敬:这么多作品能卖出去吗?
在艺术家心里,父亲与自己是一体的,因为父亲支持自己的任何想法,从来不会泼冷水。父亲知道,邱启敬骨子里喜欢石头,喜欢雕刻,这是一个人的天命。
童年时代,邱启敬总是绕道去看村里的老师傅塑泥菩萨,有时在路上捡到两块石头就开始雕刻起来。
后来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中的天意。
cinian
当你一无所有,没什么可失去
现在你已经透明,不再有秘密
那感觉如何?
就像一块滚石
——鲍勃·迪伦《像一块滚石》
26岁时,邱启敬在福建山中露天矿山干了一年苦力,把自己晒得黝黑,雕刻了50吨石头,做了2300件作品,这组作品取名《大迁徙》。
下山的时候,由于长久日晒,邱启敬成了一个“黑人”,脸上的皮肤一扒拉就往下掉,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看上去像是40多岁的中年人。
他找了35辆搬家公司的车,才把这些石头从50里外的山里拖出来,每辆车上都写着“大迁徙”字样。
在城乡结合部,又租了40辆拖拉机,民工、乐队、舞狮团,连同这2300件作品组成的石头部队,浩浩荡荡开进城。
一路上十分热闹,邱启敬一会放哀乐,一会放喜乐,许多村民因好奇跑出来围观,不知外面的队伍是出殡还是嫁人。
当车队快行驶到市区二环路的时候,两台警车已早早停在那里。
作品《大迁徙》影射了这个时代农村城市化进程,邱启敬带着这2300件作品做全国巡展,这些有着各种粗粝表情的石头部队,不断被丢失,被收藏,或者砸掉,就像大时代里每个人的命运。
在798展览时,一位法国飞行员买下了其中八件,带它们坐飞机回到法国,这“八个”的命运从此不同,过上了好日子。
邱启敬回忆那时的自己,把肉身形骸看得很淡,多年也不会买一件新衣服。
最初准备做3000个作品,后来因手里的30万花光了,才不得不提前完工。
在露天矿厂,敲击巨大的石头,粉尘、噪音、日晒、雨淋,像一个西伯利亚矿工一样劳作,这似乎不是一位刚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年轻人该干的,邱启敬却能吃下这样的苦,而且是主动选择。
回忆当年,他说自己就是苦的化身。
01
苦难
“哪有什么才华和艺术,都是一堆苦难”
我不能无动于衷与这个世界,但当我无法对这世界做出理性评判之时,我只有借助于双手实现我双眼里的真实。
因为我清楚地看到,那里一群群坚强的人们似候鸟般为了各自的生存奔走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一双双空洞的眼神里,却装满沉甸的妄想,我知道城市的上空有着无数的泪汗凝结成云,却又恍如冬日里北方枝桠上摇曳的最后一片孤零的叶。
——邱启敬《大迁徙》创作手记
邱启敬在农村长大,从小就很能吃苦。
80年代父母欠下一大笔债,带着两个哥哥到福州打工还债,留下他和奶奶在农村留守。
作为第一代留守儿童,他跟裹着小脚的奶奶相依为命。
祖孙二人性格都很倔强,只会把苦咽到肚子里,有一次书包被债主抢走,时常连饭都吃不上。
童年的邱启敬深感上天不公,读初一时,甚至想过死。
看父母受那么大的苦,自己却帮不上忙,心中难免悲郁,给远在福州的父亲写信,表达了辍学的打算,想去工地打工,或学门手艺。
初一那年暑假,父亲真给邱启敬找了一位雕刻寿山石的师傅。
那天刮着台风,他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上,来到那位师傅家里。
师傅工作室的环境很简陋,四五位年轻人挤在一个巴掌大的房间里,师傅同意他留下,但是需要自带棉被和粮食。
父亲并没有把他留在那位师傅家,而是带他回家了。
回家之后,父亲用卖水果积攒的纸箱换了600块钱,一共凑了1200块寄读费,把邱启敬送到了福州的杨桥中学。
在城里上寄宿学校的日子并不快乐,一个年级只有两个小孩是乡下来寄宿的,总是被城里孩子鄙视。
本来就为贫所困,还要在学校受各种歧视,那几年,邱启敬尝尽了人间冷暖。
进校后第一顿饭是米饭加黄豆,黄豆是仅有的菜,而最后,连这顿简单的饭菜也被人偷走了。
回到宿舍,邱启敬蒙头盖上被子,难受的大哭起来,心想不如死了算了。
当时,邱启敬只有13岁。
二十岁出头来北京做展览,观众看到他雕刻的寿山石,还以为是老年人的作品。
跟梁冬对话,邱启敬说自己在二十岁左右心智就完全成熟了,好多问题都想清楚了,现在干的活像是那时构思好的。
“哪有什么才华和艺术,都是一堆苦难,每个人都是凭自卑在工作,凭个体的脆弱在工作”,邱启敬内心悲剧性的意识很强,成为一种不自觉的反应,创作过程就是对生命或死亡的一次反抗。
多年后,他面对此念的采访时说,“生命不是所谓坚强的活着,而是像我这样勉强的活着。”
02
论死亡
“我下辈子再也不来了”
虽然吃过很多苦,他脸上灿烂的笑容从来没有消失,笑起来天真的像个孩子。
他心里明白,这笑脸是母亲给的,与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不一致。
母亲那边亲戚都信佛,两个舅舅从小在寺庙长大,自己记事起就跟母亲和外婆去寺庙拜佛念经,后来做玉雕,自然而然创作了许多佛教题材作品。
到中央美院读书之后,他慢慢开始抵触宗教题材,认为艺术家不能只为宗教或者政治服务,应该有更多的个体表达。
可是,不论他在内心怎样抵触,兜兜转转间,总会又回到佛教题材。
2010年的一天,他见到一块特别干净的和田玉,隐约感觉里面就是一尊佛,他希望自己站在哲学的高度来对待这块玉,把关于佛像的元素都去掉,后来这个作品被大家称为《无相佛》。
观众来到邱启敬的艺术展厅,时常会感受到明显的分裂,用他自己的话讲是:一边红尘颠沛流离,一边参禅悟道。
十几岁时在书上读到弘一法师,心有所应,经常担心自己哪天会出家。
爱人去世前请一位师父来家中做皈依仪轨,邱启敬顺道也皈依了,当年的担心也不存在了。
邱启敬说自己从小到大见过太多和尚,“来家里的花和尚、野和尚、真和尚、假和尚太多了。”
那天师父要给他皈依的时候,他对师父说,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
师父告诉他:你做什么准备啊,你雕刻了那么多佛教题材的东西,早就是佛弟子了!
爱人走之前半个月,突然问他:老公你觉得什么人不怕死?
他回答说:有信仰的人不怕死。
此念主持人问邱启敬:你希望自己的墓志铭写什么?
他回答说:我希望啥都没有,不要有什么墓志铭。
他经常跟朋友开玩笑:我下辈子再也不来了,如果非要来,化作一股风,从你脸上吹过……
他时常感到生命存在的绝望。
“在路上遇到一个农民工,他遭受的痛苦并不比你少,无数生命此刻都在经历各种各样的苦难。”
对苦难的感受,铺就了他作品的底色。
03
手艺
“经常会手痒痒,每个细胞都有记忆”
聊到生命的原动力,他的思绪回到了初中时光。
当时看到一部讲米开朗基罗的动画片,突然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跟自己如此相似的人。
小时候,别的小朋友喜欢捏泥巴,邱启敬偏喜欢玩硬的,把废弃雨伞的骨架磨成简易刻刀,刻木头玩。
村里有一位塑泥菩萨的老师傅,放学后他总是绕道经过那位老师傅的家,因为那里竖着泥菩萨,他可以偷偷站在门口,看老师傅怎么做。
八九岁时,力气大了一点,就去山里挖树根回来自己雕。
第一次到福州,父亲就带他去花鸟市场,买了木雕刀和一堆木头。
有了专业工具,邱启敬没日没夜雕刻,就连在去福州的大巴车上也在雕刻,大巴车经过福建寿山,在车站捡到两枚很破的寿山石,如获至宝。
小学三年级开始,邱启敬身上每天都带着刻刀和石头,对雕刻到了痴迷的程度,吃饭都是浪费时间。
一位小学生每天兜里揣着刻刀上课,现在想想都有点不可思议。
小学时代,他的手上经常都是被刻刀划破的口子。
上初中时,刀口慢慢消失了,刻刀与他的双手已彼此熟悉。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后来问邱启敬:是你的大脑想雕刻,还是身体想雕刻?
他回答说:经常会手痒痒,长期创作让每个细胞都有了记忆,看别人雕的不好老想去改一下。
他怀念小时候废寝忘食的雕刻时光,哪怕自己雕得再丑,邻居的几句夸奖,在心里就是巨大的的满足。
一方面,他怀念纯粹手艺人的状态,另一方面,他没有放弃对艺术边界的思考,他追求中国传统近乎于道的思想,同时又沉溺于西方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那一套哲学式的表达。
“如果徐冰是一个顶级的书法家,在做出那套《天书》就更厉害了,我希望能深入到海底,把这个东西重新拉上来,希望两者未来能碰出火花。”
邱启敬说自己是一个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人,选择了一条相对孤独的路。
04
父爱
“那一代人的精神世界非常完整”
父亲走了,对邱启敬的影响一直延续着。
他心里知道,无论自己做怎样的决定,父亲一定会支持的。
虽然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父亲的教育观却给邱启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他哪里知道米开朗基罗,甚至不知道罗丹,不知道寿山石,他就觉得这孩子特别喜欢雕刻,书念得又好,所以他无条件支持。”
十八岁时参加福建省公园雕塑征稿中标,制作不锈钢雕塑小样需要四千块钱,当时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父亲就到处找朋友凑钱,帮邱启敬实现了这个雕塑创作。
这件事后来泡汤了,邱启敬对雕塑的自信则一天天建立起来。
中国父亲多以严厉面目示人,令孩子敬而远之,而在邱启敬眼里,父亲与自己是一体的,像老大哥一样,任何时候都可以跟父亲商量。
《大迁徙》计划启动前,邱启敬躲在屋子里雕刻了七八十件作品,一身粉尘也全不在意,感觉异常兴奋,觉得这个作品应该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东西,认真思考了一个星期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说自己想做三千件,要花一年时间。
父亲问邱启敬:这三千件作品卖给谁?为什么你到美院念书后雕的东西却这么粗糙呢?
邱启敬对父亲说:老爸你一直坚信你儿子的想法是对的是不是?
父亲回答说:那肯定的。
邱启敬告诉父亲:这一次也是对的!
父亲回复他:你赶紧去弄吧!
“舍弃掉一年的时间,去完成自己最喜欢干的事,普通家长肯定不让你乱搞,觉得你弄这个干什么,把寿山石雕得那么粗糙。”
“从小学开始,父亲从来没有骂过我。”
“我觉得那一代人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恪守,是非常完整的。”
谈及父亲的时候,邱启敬总是怀着深深的感激,言语间饱含温暖。
从小到大,邱启敬的每一步决策,背后都有父亲的支持。
父亲走之前,母亲催促他回去,他告诉母亲自己不回去,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不想要父亲走。
这些年,他努力创作,想要改变自己的家庭,给父母最好的生活,身上唯一拥有的武器就是石头和刻刀,一心要把这件事干好。
想不开的时候,只要返回去创作,就总能找到出路。
小时候父亲经常对他说:做出来给别人看,而不是说给别人听。
从《大迁徙》到《山海经》,一旦有了想法,邱启敬就开始着手创作,不惜成本,不考虑“卖给谁”“摆在哪儿”等后续问题。
他是勇往直前的行动派,没有退缩和思前想后,这份勇气和信心源于父亲长期无条件的鼓励支持。
父亲病重期间,邱启敬回去看望。
母亲对他说:启敬,知道你爸是什么人吗?
母亲后来说的话,更是让他对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心生敬意。
“你看你父亲现在病得不能讲话,他在生病期间还帮老家筹集资金一千多万,建了一个几千平方的大礼堂,昨天还要他的发小把楼下那一堆汉白玉雕的大象还回去。”
父亲的发小觉得很奇怪,问:为什么?
父亲说:我从80年代开始当村长,从来没有收过别人一分一毫,你立马退给别人!
邱启敬后来才知道,汉白玉雕的大象是一个莆田老乡送的,因为接了礼堂的工程,以此表示感谢。
“他80年代欠村民许多债务,欠条用塑料膜包了好几层,80年代那种红色的信纸,厚厚一塌已经发黄了,欠了哪个村哪户人家,这个欠20块,那个欠30块,写得清清楚楚。”
2002年,父亲曾专门带着2万块钱回去,把钱还给村民,邱启敬当时在现场,特别感动。
这位父亲正是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完成了对艺术家儿子的人格塑造。
05
论玉
“我就是玉,一块行走的玉”
美石为玉。
邱启敬从小就喜欢石头,珠宝玉石之于他,就像身体的零部件,许久没去触摸,就感觉别扭。
而他自己却偏偏不爱佩玉,自称干的是脏活,不适合佩戴。
他说,自己就是玉,一块行走的玉。
以前都是干活到很晚,早上睡觉,后来查出甲状腺癌,他调整了生活作息,尽量早上早点起。
米开朗基罗在石头里看见了一个人体,而中国人更愿意顺应石材的自然属性,不会过度破坏石头本身。
“十几岁时我就觉得石头真是有生命的,到现在也是这么理解,只不过它的生命形态跟我们不一样。”
邱启敬早年雕刻石头时,发现石头也会痛。
在邱启敬眼里,玉石的形态是人类的维度观察不到的。
“你要跟它好好对话,顺应它的语言来跟它进行交流。”
遇到一块自己特别喜欢的玉石,邱启敬会先把它放进保险柜,等想起它的时候,再拿出来。
他担心跟这块玉太过熟悉之后,失去了新鲜感。
某日打开保险柜,与其再度见面的时候,如同小别胜新婚,脑子里会有更多的创意冒出来。
此念主持人问:“你有作品是舍不得卖的吗?”
邱启敬答:“没有,石头的生命形态超过人类太多了,将来这些东西都是下一代的,都是这个世界的,想留也留不住。”
他曾花几万块买来两尊别人雕的和田玉观音,一尊被他解构成了米粒,米粒上刻着《心经》。
另一尊变成了他自己,一尊低头的佛。
此念主持人问他,为何他雕刻的佛像都是低头的。
邱启敬说,“对,很辛苦。”
又问,“佛很辛苦是吧?”
邱启敬说,“佛就是我,我就是佛。”
– END –
编辑 | 柯勇
排版 | 王啊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