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半期,以浮世绘为主的日本美术品远渡重洋到欧洲彼岸,在当地掀起了一股“和风热潮”,后来的学者称其为Japonisme。对日本美术品的审美崇拜,在欧洲盛行了30年之久,影响了整整一代艺术家的创作风格。

浮世绘
相对于西方的“写实性”,日本美术则具有华丽色彩、非对称性构图以及样式化、单纯化等体现“装饰性”的特征。单纯平展的色彩、细腻流畅的线条和自由活跃的构图,与传统的西方美术样式形成了鲜明对照,由此,现代艺术运动从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东方印迹。
浮世绘对印象派的影响尤为深远,在光色处理、视觉建构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松动了传承性极强的西方艺术之链。莫奈在1909年曾说:“如果一定要知道我作品后面的源泉的话,作为其中之一,那就是希望能与过去的日本人建立联系。他们罕见的洗练趣味,对我来说有着永远的魅力。以投影表现存在、以部分表现整体的美学观与我的思考是一致的。”

Madame Monet en costume japonais – 莫奈
除了绘画,日本主义还在雕刻、陶瓷、玻璃、建筑、首饰等各种领域被吸收。
勒内·拉里克就是其中最引人瞩目,也最富有创造精神和开拓意义的珠宝设计大师。娇柔豪华是他作品的主要特点,与此同时他在设计珠宝时大量收集自然界中的各种图案元素,并从传统的艺术式样中挖掘精髓、寻求灵感并加以创新。比如大自然中的花鸟、昆虫、动物、以及女性的身体,通过极其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处理成抽象怪异,甚至带有宗教意味的首饰形式,从而使其珠宝设计的空间更加广阔和深远。

René Jules Lalique (1860 – 1945)
拉里克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一枚“蜻蜓妖精”的胸花。蜻蜓,在日本文化中享有很高的荣誉,她的美丽和灵动在日本艺术和是各种受到极为频繁的称颂。这种影响于1885年随着日本诗歌的翻译和传诵而涌入法国,从1900年开始,蜻蜓也成为法国珠宝界最受瞩目的设计主题。

蜻蜓妖精
被誉为珠宝大师拉里克的巅峰之作,也是新艺术时期最具代表的珠宝作品。现由里斯本的Gulbenkian博物馆珍藏。
这枚胸针将上半身的女性和蜻蜓颀长的下腹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女性伸开的双臂变成蜻蜓双翅,头部两侧的发髻是蜻蜓突出的双眼。精心雕琢的翅膀,呈现一种宝石般的通透质感,与象牙雕刻的女性身体和宝石镶嵌的蜻蜓尾部完美融合,给人一种出人意料,又理应如此的感觉。

蝴蝶仙子
1900年万国博览会上,拉里克的展位橱窗里展示的是主题为蝴蝶仙子的装饰栅栏,设计大胆妖冶,艳惊四座。作品中,化身蝴蝶的仙女羽翼伸展形成精致的格栅,美不胜收,栅栏上裸体仙女姿态曼妙,曲线优美,灵逸而生动,让人愉悦的美感呼之欲出。

1900年万国博览会

鸢尾手镯
在这枚鸢尾手镯中,鸢尾的叶子用珐琅制成并镶嵌在黄金的框架中,欧泊作为背景承托。鸢尾花象征光明和自由,精致卷曲的鸢尾叶子在欧泊深浅不一的自然变彩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生动,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

枫树发梳
造型设计明显受到日本艺术风格的影响,将装饰主义与功能主义结合在一起、作品中,枫树种子的翼瓣被巧妙地设计为梳齿,简洁美观。

九头蛇
古希腊神话中的九头蛇,则尽显西方神话题材的运用。蛇身蜷曲盘绕,9个头分别向前和左右伸展,蛇嘴夸张的张开,再现了神话中凶猛邪魅的形象,冲击力十足又韵味悠长。现由里斯本的Gulbenkian博物馆珍藏。
我们在拉里克的很多作品中都能找到新艺术时期,传统欧洲艺术与日本主义碰撞产生的创新火花。
拉里克的作品中充满对细节细腻的诠释以及对自然与抽象装饰主题的均衡,那种慵懒、奢华、灵动而美丽的风格,融入了对日本美术简洁洗练的技法的模仿,与当时刚刚从传统束缚中挣脱出来的巴黎社会形成了极大地共鸣。其在珠宝制作领域的独创性与开拓性,也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