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毛文
上海市首饰设计协会特约独立策展人,曾在世界黄金协会服务逾18年,先后担任过区域经理、中国公关总监、K-gold产品及唯有金项目中国总监。从1995年开始参与全球黄金首饰潮流预测项目,从2000年起独立负责制作了10多年的中国黄金时尚潮流,2015年起应邀成为潮流趋势视觉预测(Trendvision Forecasting)的全球创意小组成员,是中国及亚洲地区珠宝潮流预测专家。
在珠宝圈,最常用的词汇里一定有“设计”两字。如今珠宝设计师成了炙热的职业,设计师协会成了追捧的行业组织,而设计也成了珠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设计到底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天赋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全球范围内的设计比赛中找到答案。
几年前,世界黄金协会举办过一个名为“黄金畅想”的设计比赛,主办方请来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的教授为参赛者讲解“黄金畅想”的设计主题——幻变,我至今都清晰地记得当年她站在台上描述她心目中的幻变:一棵小树苗的茁壮成长到秋风而起的满地落叶,涓涓而流的江水在凛冽的寒风中渐渐结成白色的冰面⋯⋯幻变是一种流动的时光记录,是一种自然和生命的运动现象,也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想象和空间。
巧合的是,那一届设计比赛的一等奖获得者最后也成了圣马丁的学生,因为她的作品将幻变演绎得最为极致,也深受评委们的喜爱。幻变这一无界限的主题,令参赛者们脑洞大开,浮想联翩,但每一位参赛者在描述自己的灵感时,都提到了他们的生活场景和阅历中的某一个瞬间,而他们都采用了“设计”这一特别的视觉语言。
HRD AWARDS 钻石首饰设计大赛是由 HRD Antwerp为才华横溢的珠宝设计师们举办的,这项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大赛被公认为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珠宝设计大赛。比赛给予设计师们绝对的自由去尽情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目的就是为了冲破现代钻石首饰和前卫观念的界限,激发那些勇于创新的当代设计师们发挥出他们的无限潜能。
2015的大赛主题为“A LACARTE︱A Culinary Journey︱舌尖上的记忆”,完美迎合了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界博览会主题“Food(食物)”。大赛吸引了全球优秀珠宝设计师的参与,共收到1299名设计师的1531件作品,最终评选出37件获奖作品,经由全球各地钻石和首饰商的赞助完成成品首饰的制作。我记忆深刻的有两款作品,一是来自荷兰的设计师Evi BAKKER,她设计了命名为餐桌的戒指: 餐桌!
她在设计思路中写道:“一个美妙的餐宴从你刚踏入餐厅之时就开始了,就餐环境能给你留下印象。这就是为什么我制作了两款戒指,含有一个餐桌和两个餐椅的抽象设计,作为就餐环境的美好装饰。”
设计师对灵感的描述,是一种对记忆的陈述,当然带着别样的兴奋。而来自中国的设计师Freeman JOHNSON,设计了名为“味觉记忆”的手镯,灵感就是红遍大江南北的红辣椒,特别抢眼的红色,无需品尝,光凭想象就能让人畅流口水,这样的一款钻石手镯是一最好的舌尖记忆。当我在上海有幸近距离观赏这些得奖作品时,我会有共鸣般的联想,这就是设计带来的生活共振。
最近金伯利钻石公司举办了“净到极致,极致之境”为主题的30克拉全球设计甄选,在历经了数月的翘首以盼,终于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博茨瓦纳的30克拉稀世臻钻寻觅到它的嫁衣,来自英国的英籍华人设计师 Jenny Wang 凭作品《荣耀之星》打动了大赛组委会,并摘得桂冠。全球设计征集活动一经启动,在业内顿时掀起了一股设计风潮,为设计师绝妙的创意提供了舞台,而得奖作品之所以可以感动全球专业评委,原因只有一个,此款设计更像是一首充满动感和韵律的钻石诗篇,是每一位少女都曾有过了星空之梦。博茨瓦纳的30克拉稀世臻钻,成为了诗篇中的珍贵皇冠。
因为珠宝设计师们内心都是美好和幸福的,所以他们才会用诗情画意的“另类语言“寄予在宝石和金属上。设计源自生活,设计表达生活。
(来源:中国黄金珠宝)